天天在线观看最视频一区,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,亚洲成a无码手机在线,欧美一级操逼视频

當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>中醫(yī)藥材 > 正文 >>

鐵破鑼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鐵破鑼

【 別名 】

土黃連[陜西]、貝茜花、野大救駕

【 來源 】

毛茛科鐵破鑼屬植物鐵破鑼Beesia calthaefolia (Maxim.) Ulbr.,以根狀莖入藥。秋季采挖,去須根,洗凈曬干。

【 性味 】

苦、辛,涼。

【 功能主治 】

祛風散熱,清熱解毒。用于風熱感冒,風濕骨痛,目赤腫痛,咽喉痛;外用治瘡癤。

【 用法用量 】

2~3錢;外用適量,研粉調(diào)敷患處。

【 摘錄 】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華本草》:鐵破鑼

【 拼音注音 】
Tiě Pò Luó
【 別名 】

猴兒七、白細辛、土黃連、白毛三七、定木香、太白黃連、黃三七、滇豆根

【 英文名 】
Rhizome of Marshmarigold-leaved Beesia
【 出處 】

出自《貴州草藥》

【 來源 】

藥材基源:為行茛科植物鐵破鑼的根莖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eesia calthaefolia (Maxim.) Ulbr.[Cimicifuga calthaefolia Maxim.ex Oliv.]

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根莖,去須根,洗凈,曬干。

【 生境分布 】
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400-3500m的山地谷中林下陰濕處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南部、甘肅南部、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廣西北部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西北部。

【 原形態(tài) 】

鐵破鑼,多年生草本,高14-58cm。根莖長約達10cm?;~2-4;葉柄長10-26cm,具縱江色,基部稍寬,無毛;葉片心狀卵形或心形,長4.5-9.5cm,寬5.5-16cm,先端短漸尖或急尖,基部深心形,邊緣密生圓鋸齒,齒端具短尖,無毛或偶爾在下面沿脈被疏短柔毛。復聚傘花序,密被開展的短柔毛;苞片鉆形,長1-5mm;花梗長5-10mm,被短柔秘;花兩性,萼片5,花瓣狀,白色或帶粉紅色,狹卵形或橢圓形,長3-5mm,寬1.8-2.5mm,先端急尖或鈍,無毛;花瓣無;雄蕊多數(shù),比萼片稍短,花藥近球形,直徑約0.3mm;心皮1,長2.5-3.5mm,基部有疏被短柔毛。蓇葖果,披針狀線形,長1.1-1.7cm,扁,中部稍彎曲,基部有疏短柔毛,約有8條斜橫脈紋,喙長1-2mm。種子長約2.5mm,具縱皺折?;ㄆ?-8月,果期6-9月。

【 性狀 】

性狀鑒別,根莖條狀,斜生,略扁,長右達10余cm,直徑3-7mm,有數(shù)個分枝,節(jié)明顯,節(jié)間長0.5-1.2cm;表面黃棕色至棕色,有縱直皺紋。須根多數(shù),表面棕色至棕褐色。根莖肉質(zhì),晚折斷,斷面棕色。氣微,味苦、辛。

顯微鑒別,根莖橫切面:木栓層較薄。皮層較寬,偶見纖維束。中柱鞘張維束發(fā)達,排成繼續(xù)環(huán)狀。維管束20余個排列成環(huán),外韌型;韌皮部極窄;束間形成層不明顯;木質(zhì)部不甚發(fā)達,導管九兩側(cè)可見木纖維束。髓部寬闊。木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,圓形或近圓形,直徑8-10μm。

【 化學成分 】

根莖含鐵破鑼皂甙(beesioside)Ⅰ、Ⅱ、Ⅲ、Ⅳ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.

【 性味 】

味辛;苦;性涼

【 功能主治 】

祛風;清熱;解毒。主風熱感冒;目赤腫痛;咽喉疼痛;風濕骨痛;外用治瘡癤;毒蛇咬傷

【 用法用量 】

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適量,研粉調(diào)敷。

【 摘錄 】
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