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冠心病易發(fā)作——七項措施給心臟“消暑”
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,許多人認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而忽視夏季冠心病發(fā)作的可能性。其實,酷暑盛夏,冠心病發(fā)作導致心絞痛乃至心梗的病例并不少見。據(jù)解放軍304醫(yī)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夏云峰介紹,夏季高溫時,病房心腦血管病人都比春秋季節(jié)要多。每年夏季,特別是天氣悶熱,空氣濕度升高時,??梢姷焦谛牟』颊哜赖膱蟮馈?/p>
夏云峰說,人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,通過壓力將血液輸送到全身。重量僅半斤左右的心臟,每天泵出的血量就有7噸之多。為了保證正常工作,心臟需要足夠的氧氣、葡萄糖等能量物質。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和營養(yǎng)物質,主要是通過左右兩側冠狀動脈來供應的。如果冠狀動脈發(fā)生粥樣硬化,管腔變窄或堵塞,心臟的血液供應量就會減少,從而產(chǎn)生一系列的臨床表現(xiàn),如胸悶、憋氣、心慌、氣短、頭暈、心動過緩、心動過速,引起心絞痛、心肌梗塞,甚至發(fā)生心跳停止而猝死。
據(jù)臨床研究證實,夏季的氣候特點對血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有很大影響。第一,隨著氣溫的升高,人體皮下血管擴張,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~5倍,回到心臟的血液量減少,影響心肌供血。第二,人在高溫狀態(tài)下,交感神經(jīng)興奮性增高,心率加快,冠狀動脈收縮,心肌供氧量減少。第三,夏天出汗多,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(fā),血液粘稠度升高,達到一定程度時,可出現(xiàn)血凝傾向,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,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。第四,悶熱的天氣,人的情緒容易煩躁,植物神經(jīng)紊亂。醫(yī)學研究表明,高溫下心情長時間煩悶,容易緊張、抑郁,隨著癥狀的加重,引發(fā)猝死、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會逐漸上升。第五,夏夜天氣燥熱,而且晝長夜短,人們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,而休息不好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誘因之一。第六,空氣濕度增高,含氧量降低,容易導致缺氧?;几哐獕骸⒐谛牟〉娜?,心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。當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充足,患者活動適量,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擴張劑時,可能不會有什么不適的感覺。但在天氣濕悶時就不一樣了,在濕悶的空氣中,水的含量明顯增加,而氧氣的含量則明顯下降。所以,即使服用的藥物品種、劑量沒改變,甚至活動量和平時沒有區(qū)別,患者也常常會感到胸悶、氣短、頭暈,嚴重時就會發(fā)生急性心肌梗死。
因此,這里提醒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者,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保護心臟,及時給心臟“消暑”。
一是動靜適宜
活動鍛煉宜在清晨較涼爽時進行,切忌在烈日下鍛煉?;顒訌姸纫m量,時間不宜太長,以減少心臟負荷,降低心肌耗氧量,防止心肌缺血發(fā)作。當天氣悶熱、空氣濕度較大時,應減少戶外活動,多在家中休息。
二是注意防暑降溫
在室外活動或勞動時應戴遮陽帽并備足水,防止因周圍血管擴張、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狀動脈供血減少、心肌缺血而誘發(fā)心絞痛。
三是起居有節(jié)
由于暑熱,晚間入睡較晚,因此早晨不宜過早起床。中午還要適當休息,以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。
四是調整用藥
在??漆t(yī)生的指導下,對平時服用的治療心血管病的藥物做一些適當?shù)恼{整,或加大某種藥物的劑量,或增加某種藥物;有心絞痛發(fā)作史者可預防性用藥,如服用心得安、消心痛、丹參片等。若外出旅行須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亞硝酸異戊酯等抗心絞痛藥物。
五是飲食清淡新鮮易消化
夏季人們的消化道功能減退,食欲下降,因此飲食宜清淡,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或水果,可適當吃一些瘦肉、魚類,盡量少吃油膩食物。
六是注意補水
不要等渴了才喝水,而且最好喝一些淡鹽水。如有條件可以常喝綠豆湯、蓮子湯、百合湯、菊花茶、荷葉茶等飲料,這樣既可補充水分,又能清熱解暑。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。
七是穩(wěn)定情緒
當過分激動、緊張,特別是大喜大悲大怒時,由于中樞神經(jīng)的應激反應,可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,導致血壓上升、心跳加快、心肌收縮增強,使冠心病患者缺血、缺氧,從而誘發(fā)心絞痛或心肌梗死。因此,心血管病患者應避免炒股、打麻將等刺激性較強的活動。
另外,夏云峰主任特別強調,對于心血管病急性發(fā)作的患者來說,時間就是生命,早一分鐘搶救,就多一份生的希望。所以,一旦心血管病癥狀發(fā)作,千萬不要在家扛,要急呼120或999救護車。最好不要坐出租車,以免路上交通堵塞貽誤治療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