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>中醫(yī)藥材 > 正文 >>
狹葉露珠草
【 拼音注音 】
Xiá Yè Lù Zhū Cǎo【 來源 】
藥材基源:為柳葉菜科植物狹葉露珠草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ircaea alpina L.subsp.angusti-folia (Hand.-Mazz.) Boufford
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全草;鮮用或曬干。秋季采收全草,鮮用或曬干。
【 生境分布 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850-3000m的松林、櫟林、雜木林或竹林下的枯枝落葉層內(nèi)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【 原形態(tài) 】
直立草本,高5-35cm。根莖纖細,白色,長達30cm,先端膨大成塊莖;莖綠以,果期變紅色,密被鐮狀彎柔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約2.5cm;葉片橢圓形、卵形至菱形,長約5.5cm,守則約3cm,漸尖,基部楔形至圓形,邊緣具疏鋸齒??偁罨ㄐ蛟陂_花前或花時逐漸伸長,因而花較遠離,花梗長1.5-3.5mm,通常紅色,果期下垂,花蕾無毛,白色或紅色;花冠管長0.2-0.3mm,通常紅色,果期下垂,花蕾無毛,折色或紅色、淡紅以;花瓣呈狹或?qū)挼牡孤研?,白色或粉紅色,先端內(nèi)凹1/5-1/3,裂片圓形或具細圓齒,開向一側(cè);花絲長0.9-1.8mm;子房棒狀或倒卵形,被紫色鉤毛,花柱長1.3-2.3mm。成熟果倒卵形或棒狀,紅以,被紅色透明鉤毛?;ㄆ?-10月。
【 性味 】
味苦;性涼
【 功能主治 】
清熱解毒;化瘀止血。主疔瘡;無名腫毒;刀傷出血;疥癬
【 用法用量 】
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 摘錄 】
《中華本草》